- Jun 30 Sun 2013 09:30
vivibaby汽車用兒童保護裝置/大+小JW01+JW03 (藍/桔/粉/灰色) 比價
- Jun 30 Sun 2013 09:30
孕婦遭擦撞摔癱 剖腹救嬰仍夭折 - Yahoo!奇摩新聞
新竹一名懷胎9月的孕婦,日前騎車進入地下道被其他摩托車擦撞摔車,緊急送醫剖腹救子,但孩子出生6天依舊夭折,婦人也重傷下半身癱瘓,讓家屬相當悲痛。 監視器清楚拍下10幾台機車快速飛奔進入地下道,隨即機車擦撞成一團,其中一名騎士還是懷胎9個月的游姓孕婦。受傷孕婦:「他就是撥到我的摩托車鏡子那個手把,之後我倒下就不知道了。」 遭到其他騎士擦撞波及,游姓婦人摔得最嚴重,機車車頭嚴重受損,孕婦也因為嚴重撞擊被緊急送往醫院剖腹產,但小孩依舊無法保住,僅僅6天仍是夭折,孕婦也摔成癱瘓。 孕婦家人:「有人超車跟她撞倒,又有2部車子跟她擠下去,才傷得這麼厲害。」 實際回到現場,機車騎士進入地下道,衝入下坡速度都相當快,加上機車道相當狹窄,騎士之間若是互相爭道很容易就發生危險,但現在游姓婦人不僅失去孩子,癱瘓的身體也需要長時間復健才有可能復原,即使當事人事後下跪道歉,一切也難以挽回。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30 Sun 2013 09:30
嬰兒在子宮 就能辨別音節與聲調 - Yahoo!奇摩新聞
一項刊登於國家科學學報(PNAS)的法國研究,透過掃瞄十二名早產兒的大腦,能夠推斷在正常預產期的三個月前,嬰兒就能夠區分聲音的不同,例如不同的音節、或者男性與女性的聲音,換句話說嬰兒在女性的子宮中,就已經開始發展語言的技能,而父母可以試著對腹中的胎兒說說話,除了能習慣父母的聲音,也能協助發展語言能力。 先前的研究已經得知,嬰兒在子宮內已經能夠對聲音產生反應,證明耳朵和聽覺神經已有作用,但是處理語言的能力是否從這時開始一直都有爭辯,但這次的研究能夠證明,聽覺學習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大約在懷孕二十三周開始,嬰兒已經從到達子宮的聲波,來學習外在環境聲音,或著學習所需的語言技能。 研究團隊法布里博士表示,這次的研究能夠證明,人類大腦的聽覺回路,從一開始就能辨別語言音節的細微差別,尤其是學習音節的拼湊,以及聲調的區別,以便出生後能夠辨別自己父母的聲音與意涵,而父母也能夠過這與生俱來的能力,與自己的小孩有良好的互動。 英國倫敦大學語言感知專家蘇芬教授表示,我們一項知道嬰孩可以從子宮內,就可以聽的到外界的聲音與節奏,而嬰兒也能夠透過這項與生俱來的能力,讓他們的母親能夠夠過自己的聲音,還安撫自己的孩子,或著在小孩出生後,能夠與孩子更加親近。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30 Sun 2013 09:29
哺乳退奶後雙峰下垂 辣媽隆乳重建自信 - Yahoo!奇摩新聞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許姓年輕辣媽連生兩胎,並連續哺餵母乳4年,沒想到在退奶之後,原本豐潤堅挺的雙峰,竟乾癟下垂,還左右不對稱,雖然這名辣媽並不後悔哺餵母乳,但外觀上的巨變,還是讓她難以接受;因此,在母親節前夕,她選擇了自體脂肪移植隆乳手術,重建自信,當做送給自己的母親節禮物! 母愛真偉大,為了讓寶寶得到最好的營養,家住台中市的許小姐懷第一胎就親自哺餵母乳約兩年,老大斷奶沒多久,許小姐很快又懷了第二胎,這次她仍堅持餵母乳兩年;沒想到退奶後,懷孕前C罩杯的乳房竟然嚴重的萎縮下垂,左乳的萎縮尤其嚴重,讓今年才34歲的許小姐每每看到乾癟的就暗自垂淚。 雙峰下垂,令許小姐對自己的外表失去自信,即使老公說不在意,她還是難以釋懷,雖想接受隆乳手術,但又擔心手術的風險;她後來選擇到光田整形美容中心接受新式顯微抽脂合併自體脂肪移植隆乳,將大腿多餘的脂肪移植到胸部後,胸型又再度堅挺圓潤,才使她自信心大幅提升。 光田整形美容中心郝治華醫師表示,懷孕婦女因體內荷爾蒙變化,乳腺及脂肪組織會增生,所以乳房皮膚也會被撐大。但寶寶斷奶後,女性因荷爾蒙降低,乳腺組織減少,大約有6成左右的女性已被撐大鬆弛的乳房皮膚,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乾癟下垂情形。 郝治華醫師指出,乳房下垂的問題可透過隆乳或乳房整形手術來改善,但許多女性不希望在胸部內植入「外來」填充物如鹽水袋等,同時也擔心手術風險或留下疤痕,因而卻步猶豫;而顯微抽脂合併自體脂肪移植隆乳手術僅需局部麻醉,免縫合免拆線、無疤痕,是目前豐胸手術中併發症最少的。 郝治華醫師提醒,懷孕期間可做適度的胸部淋巴按摩以及乳房肌膚保養,會有助於暢通乳腺、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幫助受到壓迫的老廢脂肪細胞代謝,對預防哺乳後胸部下垂的程度多少有些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30 Sun 2013 09:29
瓠瓜惹得禍?托兒所集體食物中毒 12幼童、1教師送醫 - Yahoo!奇摩新聞
社會中心/苗栗報導
苗栗縣竹南鎮1間托兒所20日下午,發生了教師與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有12名幼童、1名教師吃完午餐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經送醫後已無大礙。 托兒所魏姓園長表示,餐飲食材固定向菜販訂購,當日廚房員工烹煮時未有異狀,但到了中午用餐時,有教師嚐出瓠瓜有怪異的苦味,因此立即叫學童不要食用,但有兩個班級已先用餐,導致不少學生將瓠瓜吃下肚。 衛生局獲報後派員前往調查,托兒所當日午餐分別為炸花枝丸、豆腐燴杏鮑菇、炒瓠瓜、海帶湯等,目前已將剩餘飯菜帶回檢驗,釐清原因。 目前受到波及的12名幼童及1名教師經送醫治療後已無大礙,並於20日下午陸續出院。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30 Sun 2013 09:29
SYNCON Flagship 旗艦型三輪手推車 時尚灰 比價
- Jun 30 Sun 2013 09:28
最愛寶寶超值禮盒組--COTEX布尿布綜合組+哺乳三件組 開箱文
- Jun 29 Sat 2013 17:45
日本 LADONNA Baby 親親寶貝 水晶娃娃車 4X6相框粉紅 MB49-P-PK 推薦
- Jun 29 Sat 2013 17:45
幼童近視個案多 醫師建議三歲前做眼部檢查 - Yahoo!奇摩新聞
台灣因為少子化的趨勢,使得很多父母對小朋友的期望與要求都很高,從小就學習很多才藝,希望可以贏在起跑點上。馬偕新竹醫院眼科醫師簡鸝瑩表示,門診個案中,有許多小朋友才四、五歲,就已近視三、四百度,而且不少是與父母親參加讀書會。醫師也建議,一般孩子三歲前就要先做視力檢查,愈早發現才能愈早矯正。(彭清仁報導) 新竹馬偕醫院眼科醫師簡鸝瑩指出,眼睛是靈魂之窗,對學齡孩童的發展學習是很重要的器官。一般建議孩子三歲前先做一次眼部的檢查,看是否有先天性的眼病變或是斜視。視力檢查未達合格標準,並不等於近視或是弱視,必須由眼科醫師配合年齡與視力發展曲線作屈光檢查確認。 而屈光不正包括了近視、遠視與散光。正常的幼稚園或低年級學生,應有淺淺的遠視,如果已經沒有遠視,就要小心近視的形成。而散光是指角膜的弧度不對稱,小於一百度的散光,大部分不影響視力也很少需要配眼鏡,但高度的散光就需要配戴眼鏡,造成小朋友弱視常見原因就是高度散光和高度遠視。台灣預防近視加深,常見的方法是使用散瞳劑,既安全又非侵入性。但近年來開始盛行的是「夜戴型角膜塑型片」,藉由鏡片的特殊設計,睡前配戴使角膜屈率變平,有效減少近視與散光度數,一般持續配戴約兩到四個星期,就可達穩定的矯正效果,但如果沒有每晚按時配戴,角膜將會回復至原來的形狀,並非像近視雷射手術,可永久改變度數與角膜形狀。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29 Sat 2013 17:45
【日本Madonna】0歲適用馬油防曬保濕乳液+天然潤膚妊娠霜 比價
- Jun 29 Sat 2013 17:44
8成幼童蛀牙 家長應幫孩子刷牙 - Yahoo!奇摩新聞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兒童口腔保健應從乳牙開始!據統計,國內6歲以下的幼童8成有蛀牙,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蔡珍重表示,家中有3歲以下幼兒的家長,都應幫小孩刷牙,尤其是上門牙容易蛀牙,要特別注意;國健局長邱淑媞則建議,保健牙齒要「二要二不」,包括睡前一定要刷牙、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少甜食,以及不要以口餵食。 根據「100年台灣6歲以下兒童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5至6歲齲齒盛行率為79.32%;「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也顯示,未滿12歲兒童有2成每天沒有刷牙就睡覺;0至3歲兒童,平均刷牙次數僅1.48次。 「兒童口腔保健應從乳牙開始!」蔡珍重表示,許多家長以為兒童的乳牙會換新牙,因此就算蛀牙也沒關係,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他說,其實3歲以下的幼童都應由家長幫忙刷牙,而沒有長牙時,可使用濕布來回擦拭牙齦數次;長第一顆牙齒時,就可以開始刷牙,家長可挑選軟毛、3排6束的牙刷,並搭配使用牙線、牙線棒。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建文則建議,3歲以下的幼童,家長可使用牙刷孩子來回刷5次;3至5歲,家長則可教孩子使用「貝氏刷牙法」清潔牙齒。 「有牙齒就要刷牙,有牙齒就可塗氟!」邱淑媞表示,目前國內兒童齲齒盛行率,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齲齒率目標50%以下,相差勝遠,顯示幼兒潔牙習慣養成仍需加強,建議家長可多利用,國健局提供7歲以下幼童,每3個月1次的塗氟服務,並教導孩子養成睡前刷牙的習慣。 國健局建議「二要二不」保健牙齒,「2要」為,睡前一定要刷牙,一天至少刷2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及口腔檢查;「2不」為,少甜食,多漱口,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不要以口餵食。 圖說:國內6歲以下幼童8成有蛀牙,12歲以下2成沒有刷牙就睡覺。(Photo by 郭庚儒/ 台灣醒報)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29 Sat 2013 17:44
義守大學設置哺乳室 營造友善哺乳空間 - Yahoo!奇摩新聞
- Jun 29 Sat 2013 17:44
孕婦、嬰幼兒防曬 宜選用物理性成分 - Yahoo!奇摩新聞
孕婦、嬰幼兒防曬,建議選用物理性的防曬成分。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邵湘德表示,物理性防曬成分為氧化鋅、二氧化鈦等成分,較無過敏、吸收等問題。 醫師指出,懷孕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更容易出現黑斑和色素沉澱;小嬰兒的皮膚幼嫩,容易曬傷以外,幼年長時間曝曬也增加成年後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醫師表示,選擇上可以盡量以物理性防曬為主,避免過敏和吸收的風險,防曬衣物也是很好的選擇。 嬰幼兒皮膚細嫩,對於紫外線更加敏感,盡量避免曝曬。6個月以下的寶寶建議用衣物阻隔陽光,6個月以上應選擇合適的兒童防曬產品塗抹,配合防曬衣物使用。為了避免寶寶對防曬產品過敏,可以挑選惰性成分的純物理性防曬。 對於輕度活動的一般上班族,醫師建議,在出門前15分鐘塗抹足量的防曬產品於面部和陽光容易曝曬的地方,例如手背和後頸。一般成人有效塗抹量,換算成整臉或是單邊手臂的用量約為3毫升;乳劑倒在手上約為十元硬幣的大小,霜劑則為一個食指指節的長度,用點狀分區塗抹。 醫師進一步指出,如同其他化妝保養產品,防曬乳可能產生刺激不適、光過敏反應和接觸性皮膚炎等副作用,避免過多添加物的產品,另外像是化學性防曬中PABA的成分也容易引起過敏,可做為挑選時的參考。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29 Sat 2013 17:43
benbat GoVinci 背包-藍色 比價
- Jun 29 Sat 2013 17:43
超高檔!9.8萬嬰兒浴缸 稱改善膚質 - Yahoo!奇摩新聞
現代社會少子化,家長疼小孩,坊間越來越多業者,專攻嬰幼兒市場,像是嬰兒專用浴缸,1台將近10萬,不只大小迷你,連水都加壓轉換成微氣泡,具有保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效果,但這樣宣稱療效,已經有違法之虞,另外,還有專為1歲以下嬰兒設計的高檔精油SPA,連瑜伽都有親子版,小小年紀就跟著爸爸媽媽一起,拉筋做運動放鬆身體,價位也不便宜,只是看在醫生眼裡,其他活動其實也能替代。 家長:「好舒服哦。」 小嬰兒坐進去SIZE剛剛好,但這迷你浴缸,特別的可不只有大小而已,出水孔冒出乳白色液體,別以為是要泡牛奶浴,其實是靠加壓把自來水轉化成奈米氣泡,產生負離子群來達到保濕效果,每台要價9萬8,甚至還宣稱能改變皮膚狀況。 嬰兒浴缸業者:「可以改善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還有異位性皮膚,還可拿來泡腳,也可以拿來泡寵物。」 連過敏體質都能改善,業者看準的,就是龐大的嬰兒用品市場,只是看在醫生眼裡,噱頭成分居多。皮膚科醫生游鴻儒:「水怎麼樣變還是水,對異位性皮膚炎方面疾病還是沒有辦法。」 宣稱療效還有違法之虞,但依舊有家長願意買單,畢竟受少子化影響,大人疼小孩,享受、放鬆不再只是成人專利。嬰兒SPA老師:「一手扶住他的腰間,往上滑推到肩膀處。」 躺在墊子上,舒服的擦上精油按摩,專門為1歲以下設計的嬰兒SPA,主打安神、促進腸胃蠕動,每堂要價800元,最重要還能達到親子互動。 親子瑜伽老師:「開始。」 背對背互壓,筋骨整個伸展開來,由家長帶著做的親子瑜伽,號稱可以提升平衡感、專注力,1節課1對1教學要1800元,都不便宜,不過嬰幼兒年紀這麼小,真有這需求嗎? 小兒科醫生林應然:「它就是一種運動,譬如說心算、圍棋,或者平常一些小孩子的運動,都可以把它當作類似的。」 說穿了,就跟陪小朋友玩一樣,親子開心就好,究竟有沒有效果,恐怕也是見仁見智。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29 Sat 2013 17:43
【舒兒】含鐵牙餅(8盒組) 推薦
- Jun 29 Sat 2013 17:43
嬌生嬰兒純水柔濕巾一般型(90抽x12包)/箱 網友討論
- Jun 26 Wed 2013 01:48
哺乳媽減肥 娃哇哇 - Yahoo!奇摩新聞
餵母乳有助恢復苗條身材,但醫師臨床也發現,不少媽媽們為了能在產後迅速恢復身材,對飲食斤斤計較,反造成嚴重掉髮情形。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昨(二十七)日表示,有哺乳的媽媽建議每日攝取二千五百大卡的熱量,哺乳時可消耗五百~七百大卡;所以,哺餵母乳可促進熱量消耗,是可以讓身材恢復得較快。 門診中有位二十九歲的媽媽,產後努力地減肥,體重在產後一年瘦到比懷孕前更瘦五公斤。雖然變得更瘦了,但每天卻掉超過一百根的頭髮,讓她擔心地趕緊就醫治療。 產後掉髮的原因有:產後大出血、雌激素下降、產後憂鬱、產後過度節食瘦身等。郭醫師表示,產後婦女飲食非常重要,哺乳媽媽一定要攝取足夠營養,才不會損及身體健康,影響母乳品質。另外,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營養品可以降低寶寶過敏風險,讓寶寶獲得更好的營養素。 【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婦產科醫師郭安妮今天說,產後恢復身材是媽媽關心議題,不過過於重視體重的變化,常因營養素不足而掉髮或影響寶寶健康。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說,去年龍寶寶增加,產後哺乳問題求診增三成,主要是產後肥胖、哺乳習慣不良造成乳腺炎、乳汁不足及產後掉髮等問題,特別是產後恢復身材議題是媽媽最關心的。 郭安妮說,因產後恢復身材速度太慢,五成產後媽媽採不吃或節食方式減重,造成營養素不足而頻頻掉髮或體力變差,甚至因為乳汁分泌減少或乳汁品質下降而影響哺乳寶寶的身體健康。 她說,生產後,媽媽體重會下降四到五公斤,若媽媽每天正常攝取二千五百大卡熱量,體重就會正常下降,不過,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吃太補或補充過量食物,造成體重無法下降而尋求其他方法減重。 她提醒想要減重的產婦,吃東西除計算熱量,更應注重食物品質,盡量攝取高營養價值、低熱量、高纖食物,哺乳母乳可為寶寶帶來營養,也可訓練寶寶臉部肌肉,不過,隨哺乳期長乳汁品質也會略微下降,四個月或六個月以上也建議適當的給予配方奶。 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曾俊睿說,產婦飲食很重要,若攝取足夠營養,現代媽媽工作與哺乳忙碌,又要衡量是否攝取足夠營養素,建議產婦除從食物獲得營養外,也可搭配營養補充品取得健康。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Jun 26 Wed 2013 01:48
來復易柔適安心紙尿片(30片/包) 共2包 比價
- Jun 26 Wed 2013 01:48
WingHouse -樂舒兔防走失背包-WHR1618PK粉紅 網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