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一名罹患腸病毒的小學一年級女童,就醫治療後雖已沒有發燒症狀,但5天後口中卻出現破洞和白色斑點,不但無法進食,連吞口水都會痛,就醫後發現是腸病毒造成的嘴破合併鵝口瘡。醫師表示,進入腸病毒流行季,近日門診發現不少嬰幼兒感染鵝口瘡,主要好發在免疫力不好及感染腸病毒的嬰幼兒。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隨著腸病毒流行,門診中常見家長緊張的抱著小孩來求診說,孩子之前曾感染腸病毒,雖已治癒,但小朋友忽然不願喝奶、心情很浮躁、且清不掉嘴內奶垢,口中也有許多破洞和白色斑點,經檢查多半確診為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鵝口瘡。 陳永綺表示,鵝口瘡會導致幼童口腔內兩頰內側、舌頭上或嘴脣附近出現類似奶垢斑點,影響進食,小朋友喝奶時會覺得不舒服,才會拒絕喝奶。 感染腸病毒的兒童較容易合併鵝口瘡,平均1到2成的腸病毒兒童會出現。陳永綺說,鵝口瘡好發在6個月內嬰兒、嘴巴破皮小孩、感染腸病毒或免疫力不好的幼兒。 陳永綺指出,家長在餵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母乳、牛乳及副食品後,可用紗布沾溼煮過的水幫寶寶清潔口腔,並保持規律生活習慣、充足睡眠,以降低感染鵝口瘡機會。 醫師建議,若是寶寶突然不肯喝奶、口腔內有清不掉白點、或口腔中有破洞久不癒,應儘快就醫確認是否罹患鵝口瘡。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7 Mon 2013 19:53
小兒科門診-幼童嘴破難進食 鵝口瘡作怪 - Yahoo!奇摩新聞
- May 27 Mon 2013 19:52
the first years - 小動物嬰兒側睡枕 不專業之真心開箱文
- May 27 Mon 2013 19:52
【拉孚兒 Naforye】微笑舒壓哺乳枕-綠 不專業之真心開箱文
- May 27 Mon 2013 19:52
媽咪ㄚ腳抽筋了!5招緩解少復發 - Yahoo!奇摩新聞
曾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7人就有1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也發生腳抽筋;而晚上是腳抽筋好發的時段。 【腳抽筋成因】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抽筋可能是因肌肉過於疲勞、低血鉀、含鈣量不足、劇烈出汗脫水、環境溫度過低、肌肉協調不良、無適當暖身運動等因素所產生。其實腳抽筋可簡單分成兩大族群,其一是40歲以下的人,由於天氣寒冷,加上運動前熱身不足,或過度運動、疲累、血液循環不足,以及平時忘記補充水份,於是容易出現腳抽筋。 另一個族群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族群,造成腳抽筋的原因較複雜,多數因慢性疾病糖尿病,如糖尿病、動脈硬化或血管硬化,有這一些慢性疾病的人,也易造成血管發炎,導致抽筋。 【預防腳抽筋】 蔣建中醫師表示,預防腳抽筋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依照以下5招確實進行,可以減少抽筋發作的機會。 1.運動前適當熱身與伸展操,活動後也要加做伸展操來避免肌肉不適當的收縮。2.在運動中要補充電解質的食物與飲水,尤其是鉀離子,可以多吃香蕉、柳橙汁或馬鈴薯。 3.平時注意適當補充水份,勿過度疲勞,要有充足的睡眠。 5.透過以下復健動作加強肌力,並放鬆肌肉,才可以減少發炎抽筋機會。
【腳抽筋復健緩解】 1.利用毛巾輔助
2.階梯抬腳板 將腳尖(拇指球)的位置踏在階梯上,利用體重下壓使小腿肌肉延展至有緊繃感,停留約15~20秒,重覆以上動作3至5回。
3.利用牆壁抬腳板 若無階梯也可將腳尖置於牆上,利用體重下壓使小腿肌肉延展至有緊繃感,停留約15~20秒,重複以上動作3至5回。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7 Mon 2013 19:52
(北之特)舒柔眠雙人床包(寬150長188*高35公分) 商品價格評比行情
- May 27 Mon 2013 19:51
【拉孚兒 Naforye】幼兒防走失安全背包-棒棒糖 不專業之真心開箱文
- May 27 Mon 2013 19:51
【樹德】朵貓貓收納椅3入+大號公車收納箱3入 商品價格評比行情
- May 26 Sun 2013 18:58
哺乳媽咪‧追奶有方法 - Yahoo!奇摩新聞
隨著醫學上對母乳的研究愈多,證實了媽咪的乳汁對寶寶確實大有幫助,是最適合嬰幼兒的糧食,但有些媽咪卻擔心自己成了「少奶奶」,無法提供孩子足夠的乳汁,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就能達到媽媽和寶寶母乳的供需平衡。 生活篇 從產後的第一天開始,即使生產的疲憊還未恢復,媽咪就要面臨餵母乳的挑戰,除了在醫院時學習讓寶寶如何正確含乳、擠乳的方法等技巧外,媽咪在月子期間可以注意生活中的細節,能讓哺乳之路更加順利。 不能鬆懈餵奶任務 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進行產檯上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有助於之後的母乳哺餵,若因為媽咪的身體狀況或醫院流程所限,無法馬上和寶寶接觸、或不能親子同室,也儘量在狀況排除之後,立刻進行第一次的親餵。 以一般媽咪而言,前三天擠不出奶很常見,但千萬不要因擔心寶寶沒奶吃而馬上放棄,新生兒的胃很小,只要幾c.c.的母乳就足夠,頻繁的親餵對加速乳汁分泌最有效果,如果寶寶因為黃疸或其他原因無法親餵,在產後第一個星期,媽咪也不能鬆懈固定擠奶的任務。 產後兩個月是關鍵期 開始哺餵母乳之後,產後的前兩個月很重要,若在此時能建立穩定的奶量, 日後持續餵下去的機率就很高。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擁有三個寶寶,她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在坐月子期間能夠專心餵母乳,就儘量配合寶寶的需求親餵,每次不要餵得太久,而是增加哺乳的次數較有意義。 一天合理的餵奶次數約6至12次都有可能,因為寶寶胃容量小,可能2至4小時就需要餵奶,若時間到了寶寶還在睡覺,努力以小技巧叫醒卻仍不起床,不妨就再晚至少兩小時餵奶,增加餵奶次數一樣能達到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基本上,每次讓寶寶喝奶以40分鐘為限。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如果每次都讓寶寶邊睡邊吃、餵到天荒地老,乳頭整天都受到寶寶吸吮的刺激,皮膚很容易破損受傷,有傷口會痛就不容易親餵,使得母乳哺餵更有阻礙。 追奶?供需平衡最重要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追奶」二字常給媽咪錯誤的印象,好像母奶要多到塞滿冷凍庫才足夠。其實,奶量和寶寶達到供需平衡,有多少吃多少才最理想。凍過的奶一定比新鮮的奶不好喝,因為多少會有一點油耗味,寶寶也容易喝膩,況且以食品安全和營養保存的概念來說,給寶寶喝1個月前擠、現在解凍的奶;現在擠出來的奶又是準備給寶寶1個月後喝的,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何不讓寶寶喝這幾天最新鮮的奶呢?因此媽咪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覺得母奶一定要多到什麼程度才行,只要寶寶吃下去的營養夠、媽咪的乳汁也能分泌,就是最好的情況了! 飲食篇 奶水的營養來自媽咪吃下的食物,李婉萍營養師指出,母乳的成分以水分、脂質和蛋白質為主,因此江湖上盛傳的各種發奶聖品,大部分也是富含這三種成分的食物,其中脂質的熱量高、吃太多蛋白質則可能引起尿酸過高,因此發奶之餘也要顧及營養均衡。 液體補充最重要 奶水的最主要成分就是水,因此不管喝豆漿、魚湯、黑麥汁、泌乳茶等,都是以補充液體為主。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老一輩還有坐月子不能喝水的禁忌,其實多喝水對奶量的建立有益而無害,若擔心水太冷或不乾淨,可以喝過濾後再煮沸的水,並且喝溫開水。 李婉萍營養師提供自己的小祕方,有些媽咪擔心喝水會水腫,或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可以買炒過的乾黑豆,直接泡熱開水後喝,除了可以消水腫之外,黑豆水有個甘香味,讓無味的開水變得好喝。 不管是喝湯、喝水或喝茶,哺乳媽咪一天要補充多少水分?李婉萍營養師指出,若以媽媽每公斤體重需要35c.c.水分的公式計算,一個58公斤的媽咪,一天就需要喝2,030c.c.的水分,哺乳媽咪可以此為標準,稍微計算一下自己每天攝取的水分是否足夠。 哺乳前先補充水分 相信餵母奶的媽咪都有經驗,每次餵完或擠完奶總是特別口渴,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當大腦已經發出訊號使人體感到口渴時,表示身體中的水分已經流失太多,因此應該在感覺口渴前就先喝點水,若媽咪覺得還要固定時間喝水很麻煩,不如在哺乳或擠奶前喝200c.c.~300c.c.左右,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也會更順利! 激奶也要注意熱量 相傳哺餵母乳的媽咪容易瘦下來,每天可以多吃500大卡「扣打」的食物,聽起來母乳真是減肥利器!不過,母乳媽咪每天可以補充多少熱量,其實和產出的奶量有關係,奶量愈多、所消耗的熱量也愈多。 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如果媽咪一天擠1,000c.c.,大約可以消耗670大卡(製造1c.c.的乳汁,母體需消耗0.67大卡),至於親餵喝了多少,媽咪可以從寶寶的體重公斤數來推斷(以日為單位,寶寶每公斤體重約喝150c.c.的奶),可以大概抓一下自己需要補充多少熱量。」 如果媽咪哺乳時沒有特別補充熱量,母乳也不會因此就變少,而是會從母體中拿熱量出來做成乳汁,因此本來體重就太輕的媽咪,必須增加熱量的攝取;相反的,產後三個月想開始減重的媽咪,就不需要額外吃很多,讓乳汁分泌把身體中多餘的熱量消耗掉。 許多媽咪在月子期間熱愛吃各種發乳食物,例如:豬腳花生、魚湯、排骨湯、黑麥汁、麻油雞、雞湯、芝麻糊等,這些食物的熱量都非常驚人!一小碗的麻油雞就有250大卡,媽咪在吃進這些食物時,要搭配自己母乳的產量估算,千萬不要補過頭,奶汁衝不上去、反而造成產後瘦不下來!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6 Sun 2013 18:57
《LOVE PET 樂寶》寵物專用吸水毛巾 - 鮮黃 商品價格評比行情
- May 26 Sun 2013 18:57
《希爾斯 Hill’s》成犬優質健康配方 原顆粒(3kg*2包) 便宜推薦評比
- May 26 Sun 2013 18:57
日流行德國麻疹 嬰兒孕婦別去 - Yahoo!奇摩新聞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說,日本流行德國麻疹,病例創4年新高,呼籲國人1歲以下嬰兒、不具德國麻疹抗體的孕婦應避免前往。 疾管局指出,日本民眾對疫苗安全有疑慮,疫苗接種率不理想,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持續增加,截至2月17日已有745例,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6例,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至49歲為主。 據疾管局了解,日本去年共報告2353例德國麻疹病例,遠高於前3年全年平均約200例,自去年起已有6例因孕婦感染德國痲疹,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 日本櫻花季將登場,可能會促使疫情傳播,疾管局呼籲,台灣民眾1歲以下嬰兒未達接種疫苗年齡、不具德國麻疹抗體的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6 Sun 2013 18:56
《LOVE PET》保冷凝膠散熱軟墊(M)40cm*30cm 商品推薦比較
- May 26 Sun 2013 18:56
金城武最新廣告代言照 遭質疑「修臉」 - Yahoo!奇摩新聞
金城武每次拍廣告都能夠引起話題!這一次是因為在照片中,頭部和身體連接不自然,遭到網友質疑是移花接木或是修片修過頭,雖然經紀公司強調這是如假包換的本尊,也沒修片,但其實現年40歲的金城武,這2年出席活動或是拍廣告,走的都是熟男路線,除了臉上看的出歲月痕跡,就連頭髮也沒以前多,難怪新代言的廣告照片會引起網友質疑。 俊帥的臉蛋趴在大石頭上,金城武秀出結實的臂膀更讓粉絲瘋狂,但仔細看,頭部跟身體的連接看起來不自然,姿勢也有點卡卡的,就被質疑該不會又是移花接木,或是修片修過頭,因為從廣告商的最新電視版本來看。金城武廣告:「肌膚更緊實、更年輕。」 是金城武站在頂樓,展現出居高臨下的霸氣,跟照片比起來,髮線高出許多,也比較成熟。金城武廣告:「堅持信念。」 再跟去年的手錶代言廣告相比,照片看起來非常年輕,頭髮也比較多,不過經紀公司表示,這是去年4月金城武在東京拍的,從頭到腳都是如假包換的本尊,因為廣告商覺得很好看,才先提供使用。藝人金城武(2011.07.21):「各位台灣的朋友大家好,終於回到台灣來。」 其實會引起網友質疑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今年已經40歲的金城武,照片看起來竟然比前年38歲出席活動的樣子還要年輕,不過經紀公司強調沒有修片,讓這張金城武的帥照成功達到宣傳效果。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6 Sun 2013 18:56
急性腦中風 孕婦昏倒不治 - Yahoo!奇摩新聞
- May 26 Sun 2013 18:56
《Love Pet 樂寶》電子寵物保溫毯 商品價格評比行情
- May 26 Sun 2013 18:55
LiYi《貓咪專用》桃氣貓頭吊掛式貓抓板 LY-0024-2 商品推薦比較
- May 26 Sun 2013 18:55
哺乳媽咪‧追奶有方法 - Yahoo!奇摩新聞
隨著醫學上對母乳的研究愈多,證實了媽咪的乳汁對寶寶確實大有幫助,是最適合嬰幼兒的糧食,但有些媽咪卻擔心自己成了「少奶奶」,無法提供孩子足夠的乳汁,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就能達到媽媽和寶寶母乳的供需平衡。 生活篇 從產後的第一天開始,即使生產的疲憊還未恢復,媽咪就要面臨餵母乳的挑戰,除了在醫院時學習讓寶寶如何正確含乳、擠乳的方法等技巧外,媽咪在月子期間可以注意生活中的細節,能讓哺乳之路更加順利。 不能鬆懈餵奶任務 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進行產檯上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有助於之後的母乳哺餵,若因為媽咪的身體狀況或醫院流程所限,無法馬上和寶寶接觸、或不能親子同室,也儘量在狀況排除之後,立刻進行第一次的親餵。 以一般媽咪而言,前三天擠不出奶很常見,但千萬不要因擔心寶寶沒奶吃而馬上放棄,新生兒的胃很小,只要幾c.c.的母乳就足夠,頻繁的親餵對加速乳汁分泌最有效果,如果寶寶因為黃疸或其他原因無法親餵,在產後第一個星期,媽咪也不能鬆懈固定擠奶的任務。 產後兩個月是關鍵期 開始哺餵母乳之後,產後的前兩個月很重要,若在此時能建立穩定的奶量, 日後持續餵下去的機率就很高。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擁有三個寶寶,她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在坐月子期間能夠專心餵母乳,就儘量配合寶寶的需求親餵,每次不要餵得太久,而是增加哺乳的次數較有意義。 一天合理的餵奶次數約6至12次都有可能,因為寶寶胃容量小,可能2至4小時就需要餵奶,若時間到了寶寶還在睡覺,努力以小技巧叫醒卻仍不起床,不妨就再晚至少兩小時餵奶,增加餵奶次數一樣能達到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基本上,每次讓寶寶喝奶以40分鐘為限。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如果每次都讓寶寶邊睡邊吃、餵到天荒地老,乳頭整天都受到寶寶吸吮的刺激,皮膚很容易破損受傷,有傷口會痛就不容易親餵,使得母乳哺餵更有阻礙。 追奶?供需平衡最重要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追奶」二字常給媽咪錯誤的印象,好像母奶要多到塞滿冷凍庫才足夠。其實,奶量和寶寶達到供需平衡,有多少吃多少才最理想。凍過的奶一定比新鮮的奶不好喝,因為多少會有一點油耗味,寶寶也容易喝膩,況且以食品安全和營養保存的概念來說,給寶寶喝1個月前擠、現在解凍的奶;現在擠出來的奶又是準備給寶寶1個月後喝的,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何不讓寶寶喝這幾天最新鮮的奶呢?因此媽咪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覺得母奶一定要多到什麼程度才行,只要寶寶吃下去的營養夠、媽咪的乳汁也能分泌,就是最好的情況了! 飲食篇 奶水的營養來自媽咪吃下的食物,李婉萍營養師指出,母乳的成分以水分、脂質和蛋白質為主,因此江湖上盛傳的各種發奶聖品,大部分也是富含這三種成分的食物,其中脂質的熱量高、吃太多蛋白質則可能引起尿酸過高,因此發奶之餘也要顧及營養均衡。 液體補充最重要 奶水的最主要成分就是水,因此不管喝豆漿、魚湯、黑麥汁、泌乳茶等,都是以補充液體為主。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老一輩還有坐月子不能喝水的禁忌,其實多喝水對奶量的建立有益而無害,若擔心水太冷或不乾淨,可以喝過濾後再煮沸的水,並且喝溫開水。 李婉萍營養師提供自己的小祕方,有些媽咪擔心喝水會水腫,或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可以買炒過的乾黑豆,直接泡熱開水後喝,除了可以消水腫之外,黑豆水有個甘香味,讓無味的開水變得好喝。 不管是喝湯、喝水或喝茶,哺乳媽咪一天要補充多少水分?李婉萍營養師指出,若以媽媽每公斤體重需要35c.c.水分的公式計算,一個58公斤的媽咪,一天就需要喝2,030c.c.的水分,哺乳媽咪可以此為標準,稍微計算一下自己每天攝取的水分是否足夠。 哺乳前先補充水分 相信餵母奶的媽咪都有經驗,每次餵完或擠完奶總是特別口渴,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當大腦已經發出訊號使人體感到口渴時,表示身體中的水分已經流失太多,因此應該在感覺口渴前就先喝點水,若媽咪覺得還要固定時間喝水很麻煩,不如在哺乳或擠奶前喝200c.c.~300c.c.左右,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也會更順利! 激奶也要注意熱量 相傳哺餵母乳的媽咪容易瘦下來,每天可以多吃500大卡「扣打」的食物,聽起來母乳真是減肥利器!不過,母乳媽咪每天可以補充多少熱量,其實和產出的奶量有關係,奶量愈多、所消耗的熱量也愈多。 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如果媽咪一天擠1,000c.c.,大約可以消耗670大卡(製造1c.c.的乳汁,母體需消耗0.67大卡),至於親餵喝了多少,媽咪可以從寶寶的體重公斤數來推斷(以日為單位,寶寶每公斤體重約喝150c.c.的奶),可以大概抓一下自己需要補充多少熱量。」 如果媽咪哺乳時沒有特別補充熱量,母乳也不會因此就變少,而是會從母體中拿熱量出來做成乳汁,因此本來體重就太輕的媽咪,必須增加熱量的攝取;相反的,產後三個月想開始減重的媽咪,就不需要額外吃很多,讓乳汁分泌把身體中多餘的熱量消耗掉。 許多媽咪在月子期間熱愛吃各種發乳食物,例如:豬腳花生、魚湯、排骨湯、黑麥汁、麻油雞、雞湯、芝麻糊等,這些食物的熱量都非常驚人!一小碗的麻油雞就有250大卡,媽咪在吃進這些食物時,要搭配自己母乳的產量估算,千萬不要補過頭,奶汁衝不上去、反而造成產後瘦不下來!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5 Sat 2013 21:58
《日本 GEX》Pure Crystal 小型犬用循環淨水飲水器 2.3L 不專業之真心開箱文
- May 25 Sat 2013 21:58
前鎮長撞死大學生 家長質疑CPR害命 - Yahoo!奇摩新聞
〔自由時報記者林良哲、蘇金鳳/台中報導〕前彰化縣北斗鎮長洪參民去年11月間開車撞上江姓大學生,學生家長認為,洪某在車禍後對江生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不當,造成其肋骨刺穿心包膜而引發氣血胸致死,對洪提告並訴請賠償968萬元;台中高分院審理後認為,應該不是洪某進行CPR不當而造成死亡,但洪某違規轉彎是造成車禍主因,判處有期徒刑9月,並賠償428萬元。 台中高分院審理時,根據檢方驗屍報告認為,若為CPR所致傷或死亡,胸骨應有骨折情形,但死者並未有胸骨骨折或斷裂現象,因此不可能是進行CPR所致傷亡,但洪某違規轉彎是造成車禍主因,因而判處有期徒刑9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表示,由於CPR要壓得深,有可能造成肋骨受傷,但絕不會造成死亡,國際文獻也沒有因為CPR而致死的案例。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醫師蔡哲宏也表示,臨床上並未發生CPR造成刺穿心包膜而致死的案例,也不可能。 新聞來源: YAHOO新聞 |
||
熱賣商品推薦 | ||
- May 25 Sat 2013 21:58
《LOVE PET 樂寶》寵物專用吸水毛巾 - 藍色 不專業之真心開箱文